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 2022年数据显示,植物炭黑在食品饮料领域的应用占比已超过35%,主要受亚太和欧洲市场驱动,尤其是健康零食、烘焙和饮料行业。消费者对“无人工添加”的追求、黑色系食品的社交媒体热度(如“暗黑料理”风潮)是核心增长因素。
恰好,Z世代年轻消费者喜欢黑色。据悉,腾讯曾经借助 AI 人脸识别与图像处理技术,分析QQ 空间相册上千亿张公开照片发布 《AI+ 时尚:中国 95 后流行色报告》。报告指出,中国 95 后年轻人最喜欢的颜色是 “黑色”。
自2016年起,黑色外观食品逐渐成为全球餐饮业的现象级趋势——2016年,纽约冰淇淋品牌推出“椰子灰冰淇淋”,利用植物炭黑打造黑色外观,引发社交媒体大量传播(Instagram平台相关标签超50万条)。
2018年,日本“竹炭黑汉堡”风靡亚洲。
2020年后,竹炭蛋糕、黑披萨饼底、黑巧克力脏脏包等进一步全球餐饮市场。
将黑色与食物联系起来,“反常”带来的冲击力就更大。在当下餐品大部分都以红、黄、绿等刺激食欲颜色为主的时代,一款黑色菜品的出现,直接打破了常规,新鲜感与辨识度十足,可成功勾起消费者的探索欲。
如何打造黑色爆款美食,又让美食保持天然、健康?这时候,植物炭黑天然色素成为一位好帮手。
植物炭黑(vegetable carbon,carbon black;CNS:08.138; INS:153),是以植物干、壳为原料,经炭化、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剂,是一种不溶性的着色剂,因而通常以悬浮液的形式使用,通常用作遮蔽剂。产品质量标准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》(GB 28308-2012)中规定了感官、理化指标,具体参考如下:
植物炭黑由各种原料在800~1000℃下作不完全缺氧燃烧以碳化而成,性能稳定,在光和高温下不发生变化。依靠巨大的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附着力,有很大的遮盖和着色能力,密度为1.8~2.1g/cm³。这一特性也使得植物炭黑成为黑色食品打造的首选色素。它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色泽的需求,还符合当下消费者追求食品健康的理念。
在冷冻饮品(食品分类号:03.0)中如冰淇淋、雪糕类(食品分类号:03.01)和风味冰、冰棍类(食品分类号:03.03)中使用植物炭黑,打造更酷炫的夏日降温美食,给消费者带来新奇体验。
在糕点(食品分类号:07.02)中,常使用到植物炭黑来赋予产品深黑色或灰色,营造独特视觉吸引力。
在其他休闲食品中,比如饼干(食品分类号:07.03)、威化饼干(食品分类号:07.03.02)、蛋卷(食品分类号:07.03.03)、糖果(食品分类号:05.02)、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(食品分类号:04.05.02.01.01)等,植物炭黑可以使产品突破传统色调,打造神秘或高端感。
针对其他食品生产行业所需要的黑色色调,也通过复配黑色素完成,如墨鱼肠、墨鱼饺等。
更多具体使用行业类别及使用量参考《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中的相关规定,详情可参考下方:
2025年3月16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1886.384—2025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》,此标准代替 GB28308—201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》,具体实施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,其更新内容如下:
更多不同食品加工行业的色彩要求,可根据客户食品分类号定制专属食品应用方案及技术支持,欢迎咨询客服人员获得更多配方